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什麼是iLASIK 全雷射 視力矯正術?

什麼是iLASIK 全雷射 視力矯正術?
iLASIK全雷射視力矯正術適用與治療範圍更廣……iLASIK以
1.虹膜定位傅立葉前導波像差分析儀,檢測出您獨一無二的眼睛數據,
2.結合最新飛秒(無刀)雷射IntraLase製作角膜瓣,
3.加上Star S4 IR 虹膜定位準分子雷射儀施行消除度數,可為您做出
最個人化的雷射視力矯正術,並能用於治療最廣泛的視力問題, 有以上
三項的步驟施行雷射視力矯正才能被稱為.... iLASIK

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日前通過審查,核准iLASIK 全雷射 視力矯正術
適用於太空人。
iLASIK在安全性、效率性、視力品質提升、以及夜間視力改善技術上已純熟,
手術過後的視力穩定度於太空環境中,經測試也未受影響,未來評選太空人
資格時,視力將不再是問題,此技術將廣泛運用於太空人的鷹眼養成計畫。
iLASIK為目前最完美的科技 、最安全的手術、最良好的術後效果。
iLASIK也是目前 ”最先進 全雷射 視力矯正術.

飛秒雷射(無刀雷射)Q&A

飛秒雷射(無刀雷射)Q&A

Q1.什麼是 全雷射 或 全程雷射 視力矯正術?
在LASIK手術中,
第一步驟 先製作角膜瓣,分為 有刀方式;角膜板層刀, 無刀方式:飛秒雷射;
第二步驟均為 準分子雷射消除度數,
若以飛秒雷射(俗名:無刀雷射)製作角膜瓣的Lasik, 稱之為「全雷射」或
「全程雷射」視力矯正術,
若以有刀方式:角膜板層刀製作角膜瓣的Lasik,則稱之為「非全雷射」或
「非全程雷射」視力矯正術。

Q2.什麼是飛秒雷射(無刀雷射)?
LASIK雷射視力矯正術主要分兩個步驟來完成,第一步驟是先製作角膜瓣,
第二步再使用準分子雷射儀消除度數。傳統LASIK使用角膜板層金屬環刀
(Microkeratome)製作角膜瓣,但若使用飛秒雷射(無刀雷射)IntraLase取代
板層刀來製作角膜瓣,使LASIK手術 全程不需要使用刀片,此即為
飛秒雷射(無刀雷射)也稱為「全雷射」視力矯正術。

Q3.飛秒雷射(無刀雷射)會比傳統的角膜板層刀安全嗎?
LASIK手術成功的主要關鍵在於角膜瓣的製作。使用角膜板層刀所製作的
角膜瓣 由於厚薄不均勻、偏中心或是金屬刀片碎屑殘留等等問題還可能導致
術後的視力 及視覺品質的下降。
飛秒雷射(無刀雷射)在手術過程使用電腦精確地控制角膜瓣 製作,製作出的
角膜瓣厚度均勻,也無碎屑殘留問題,更無刀片重覆使用之風險。

Q4.飛秒雷射(無刀雷射)有何特性?
IntraLase飛秒雷射(無刀雷射)是目前最先進、且是最精確的角膜瓣製作技術。
它使用波長為1053nm(奈米)的近紅外光, 60kHz的脈衝重覆頻率。
而使用飛秒雷射(無刀雷射)進行手術,沒有熱傳導效應和衝擊波,因此不會造成
週邊組織的傷害。

Q5.飛秒雷射(無刀雷射)製作角膜瓣的過程為何?
手術中醫生使用特殊的壓平鏡將病人角膜壓平,以保持雷射發射端到角膜
組織中雷射聚焦點的精確距離。雷射脈衝發射到角膜組織後,在聚焦點將
組織氣化成水泡和CO2氣泡,水泡和氣泡被組織吸收後留後下微小空隙,
角膜組織因此分離。此外,雷射光只作用在距焦點,其光束經過的結構
不受雷射光影響。

Q6.飛秒雷射(無刀雷射)手術時間要多久?
飛秒雷射(無刀雷射)IntraLase製作一個角膜瓣最快大約是17秒,加上
準分子雷射消除度數,實際執行手術的時間單眼約4 ~5分鐘。

Q7.飛秒雷射(無刀雷射)手術會痛嗎?
雷射前會點眼睛局部麻醉藥,所以不會痛。雷射手術當天2至3小時內
有些人眼睛會有異物感;有些人術後會較畏光,但通常幾天內就會改善。

Q8. 哪些人適合飛秒雷射(無刀雷射)?
(1) 角膜厚度較薄,需要製作較薄角膜瓣以增加可治療度數的消費者
(2) 角膜較不規則或是有高度散光的消費者
(3) 希望術後擁有更加完美的視覺效果及清晰視力的消費者
(4) 不想使用板層刀製作角膜瓣的消費者

Q9.飛秒無刀雷射的優點
1.更加安全,更好的視力品質,復原更快
2.減輕術後乾眼症狀,降低二次雷射修正的 比例
3.不受角膜弧度影響,製作範圍更廣
4.可依照消費者角膜特性製作專屬角膜瓣
5.大幅降低因板層刀製作角膜瓣厚度不均,所造成的醫源性
界面像差
6.崁入式角膜瓣,復位更準確,更高程度可預測性和精確性
7.減少角膜神經的阻斷,並大幅降低角膜上皮 細胞內長的機率
8.可製作最薄,品質最好的角膜瓣,高度近視者最佳福音

Q10.飛秒雷射(無刀雷射)能讓我的視力更好嗎?
由於飛秒雷射(無刀雷射)所製作的角膜瓣厚度均勻,可避免術後因角膜瓣
不規則所造成的像差;若再加上虹膜定位傅立葉前導波雷射精細處理原本
的像差,可使消費者在術後擁有更加完美的視覺效果及清晰的視力。

Q11.飛秒雷射(無刀雷射)為什麼費用那麼高?
無刀雷射所使用的飛秒雷射IntraLase是高科技及高精密度的技術,
一台雷射機器的成本就高達2千多萬元。再加上手術所使用一眼一套高成本的
專用壓平鏡及拋棄式吸力環等耗材,因此費用才會比一般傳統雷射 視力矯正術高

Q12.聽說飛秒雷射(無刀雷射)是新的技術,會不會不夠成熟、不安全呢?
飛秒雷射的技術發展至今已將近20年,應用於眼科雷射也已經有11年之久,
全球有約有二百萬眼施行過無刀雷射;近年的臨床研究也指出,無刀雷射的
術後效果也確實優於傳統LASIK;所以飛秒(無刀)雷射絕對是既安全又穩定 的手術。

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白內障Q&A

1.白內障手術的適當時機?
如果視力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及工作,就可以開刀。

2.白內障術後視力如何矯正?
白內障手術大多數會置入人工水晶體,因此大部份視力是ok的,如 少數人需要
更佳視力來工作或閱讀時, 可以用眼鏡來輔助,若患者因糖尿病、高血壓而有
視網膜病變或青光眼視神經萎縮或老年性黃斑病變則白內障術後視力的改善比較有限。

3.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或氣喘患者可以動手術嗎?
白內障手術一般是使用眼部周圍局部麻醉,所以患者需服用藥物控制病情穩定才可開刀。

4.白內障術後還會再生嗎?
目前白內障手術保留後囊,以便置入人工水晶體,此後囊依個人體質幾個月或幾年後
可能再度變厚而使 視力模糊,叫做續發性白內障。此時可用雅鉻雷射照射即可恢復
視力,不會疼痛也不需再開刀。

5.白內障手術有沒有併發症?
不管任何大小手術都可能產生併發症,白內障手術併發感染機率約千分之一至千分之三,
必須馬上治療。 其他併發症,如黃斑部水腫、視網膜剝離、葡萄膜炎或眼壓昇高,
但較為少見。

6.白內障手術後應注意什麼?
術後一至二個月內應避免提重物,刺激性的食物或煙酒應避免,術後早期以三天
回診一次,並戴上護目鏡或 眼罩保護。如有紅腫、痛、視力減退,須馬上回診。
術後二至四週,視力可漸穩定,如需配鏡 約術後一個月左右。

白內障術後注意事項

1.白內障手術以門診手術為原則。
2.手術當天建議有家人或朋友陪伴。
3.手術眼睛會以紗布覆蓋,於隔日早上到院取下,並開始使用藥水。
4.手術傷口復原期須一個月左右,待視力穩定後,醫師將視需要開立眼鏡處方籤,
治療才算完成。
5.手術後視力是慢慢恢復的,手術後眼睛紅、怕光、輕度疼痛及異物感乃正常現象,
若發生劇烈疼痛、眼睛甚紅、噁心嘔吐, 或突然視力降低等,極可能發炎或感染,
應速至門診接受進一步治療及檢查。
6.手術後若採側睡時,請保持手術眼朝上,以免壓迫。
7.術後1周內應避免用力揉搓眼睛、提重物、接觸油煙及突然彎腰、用力等動作。
8.術後一週內請勿讓眼睛直接接觸生水、自來水 。9.點眼藥前,請先洗淨雙手,
將藥水搖勻後,把下眼瞼拉開,眼睛往上看,將藥水滴入下眼瞼結膜 之間,瓶口
勿碰觸睫毛,勿壓迫眼球。

白內障手術方式

1.囊內摘除法:
手術時整個水晶體帶外囊一起摘除。因為併發症多,術後視力不易矯正,目前已
很少眼科醫師採 用此種手術。

2.囊外摘除法:
摘除水晶體時,保留部份囊袋。將混濁的水晶體核及皮質取出,傷口比較大需
縫6-7針,目前只有少數不適合超音波手術患者使用,因傷口較大視力恢復較長。

3.微切口超音波乳化術併人工水晶體植入手術:
為目前最新型的白內障手術視保眼科已引進多年,成果卓著。 手術時間單眼
約 20-30分鐘,双眼白內障手術須分開執行,需間隔1個禮拜以上,手術以
超音波乳化術吸取出混濁的水晶體後,再植入人工水晶體,手術傷口只有3公厘
以下,除可以不需縫合或祇需縫合一針,造成手術後散光也較少發生,也較無
不適感,平均手術成功率高達95%以上。

成功的白內障手術因植入人工水晶體,恢復眼內的原本之透明度,但卻不代表每一位
術後病患可以恢復到良好的標準視力,因為良好的視力有賴於本身眼睛內各部份的條件,
若病患在手術前已有角膜病變、視網膜病變、青光眼、視野缺損、視神經病變等等問題,
術後可恢復的視力是無法和一般病患來比較之。

白內障的治療

藥物只能減緩白內障的進行速度而已(一般認為安慰劑居多),手術治療才是目前白內障唯一、直接、有效的治療方法,當白內障影響到個人的工作及日常生活品質時,便是考慮摘除白內障的最佳時機了,不論視力剩餘多少、也不管它是否"成熟"了。有些過熟白內障,會引起晶體性青光眼,故不宜等到白內障過熟時再手術,以免發生併病發症影響視力。

白內障之症狀

白內障主要的症狀為進行性視力減退。並不會有疼痛或紅腫現像。 一般而言,白內障位於視覺路徑也就是瞳孔中央、前、後的位置因為遮住進入瞳孔的光線患者視力較易受到影響。初期症狀有視力模糊、畏光、單眼複視、眩光、色彩失去鮮明度(特別是綠色與藍色)、患者需經常更換眼鏡等症狀。 到了中後期,水晶體會吸收水分而增厚,造成患者水晶體硬化而有近視的傾向,近距離閱讀書報,反而覺得較以往清晰而不需戴老花眼鏡,這種現象稱為"第二春之視力"。但當白內障嚴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已經無法藉由更換眼鏡度數來改善視力,此時瞳孔看起來呈黃褐色,若瞳孔呈現白色狀則表示白內障已經過熟,需立即開刀治療。

白內障的原因及分類

白內障是眼內水晶體混濁,導致視力障礙的一種疾病,根據統計,國人白內障罹患比率,50歲以上約60%、60歲以上約80﹪,70歲以上約90﹪以上的罹患率,正常的時候,透明的水晶體可以調節光線、使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使得影像清晰易辨;當水晶體逐漸變成混濁,水晶體呈現黃褐色時,會使光線的穿透力受到影響,使得光線無法完全地穿透,而造成視覺模糊、難以分辨。

白內障的原因及分類
白內障發生的原因到目前為止尚無確切的根據,只知道是由於水晶體的化學成分改變而
導致晶體混濁白內障大致上可分成以下數種:(依臨床發生比例排列如下)
1.老年性白內障
老年性白內障為最常見的一種,乃水晶體逐漸地老化而變硬、混濁
所致,所謂人老『珠』黃。珠,指的就是水晶體。時常發生於50歲之後。 而本身
如果有高度近視的話,也可能提早在四十歲左右發生。
2.代謝性白內障
因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腎臟病、關節炎等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白內障。
3.併發性白內障
因虹彩炎、青光眼、高度近視、網膜色素病變等眼部疾病引起的白內障
4.藥物性白內障
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俗稱美國仙丹)或特定的藥物引發白內障。
5.外傷性白內障
因外力撞擊、穿刺傷、切傷、電擊、高熱、放射線、化學物灼傷等,均有
可能傷及水晶體。
6.先天性白內障
在出生時即有白內障,可能是遺傳因素、代謝異常、染色體變異等,
或是母體 在懷孕時期受到德國麻疹病毒、子宮內感染所導致。

何謂白內障?

白內障是眼內水晶體混濁,導致視力障礙的一種疾病,根據統計,國人白內障罹患比率,50歲以上約60%、60歲以上約80﹪,70歲以上約90﹪以上的罹患率,正常的時候,透明的水晶體可以調節光線、使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上,使得影像清晰易辨;當水晶體逐漸變成混濁,水晶體呈現黃褐色時,會使光線的穿透力受到影響,使得光線無法完全地穿透,而造成視覺模糊、難以分辨。

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親自受檢 評估是否適合雷射 中國時報2009-10-18

親自受檢 評估是否適合雷射 中國時報 馮惠宜2009-10-18
 
不想當四眼田雞,要以雷射矯正近視,除了選擇醫療團隊很重要,也必須評估個人狀況,台北春風眼科院長鄭芳仁醫師指出,年紀太小,因此近視度數尚未穩定者、角膜厚度過薄或有嚴重乾眼症、控制不良的青光眼等患者都不宜接受這類手術。

  雖然媒體報導,雷射治療近視偶有民眾出現併發症,或術後不如預期的狀況,台中視保眼科院長鄭英明指出,在選擇執行手術的醫療團隊時很重要,不妨先做功課,搜集資料,親自受檢比較,貨比三家,絕不會吃虧!

  鄭英明提醒,除了醫師選項外,術前一定要了解該院所使用的是什麼等級的設備?可以再到美國FDA網站查看該等級設備的適應症範圍(www.fda.gov/cdrh/LASIK/lasers.htm)。至於什麼人不適合做雷射近視矯正術,鄭芳仁指出,雷射治療包括近視、散光與遠視及高階像差,但前提是要度數穩定,一般而言在十八歲以後度數才會穩定,且持續一年以上度數未增加為觀察指標,對雷射視力矯正術了解並有合理期待者。

 另外,由於雷射視力矯正術是改變角膜的外弧度來達到矯正目的,角膜厚度不夠又合併高度近視者,可修正的度數有限,一般而言近視度數超過八百就應審慎評估考量。

 其他還包括活動性虹彩炎及葡萄膜炎、圓錐角膜、嚴重乾眼症、眼閉合有問題或有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也不適合。

 鄭英明提醒,雷射視力矯正術後,初期要按時回診讓醫師掌握角膜復原的細節,接著要維持好的視力保健習慣,因為術後有少數重度使用眼睛的人,由於長時間的眼睛近距離工作,術後仍有部份後天因素的近視度產生。

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雷射矯正近視 小心遇到山寨機- 中國時報2009-10-18

雷射矯正近視 小心遇到山寨機 中國時報 馮惠宜 2009-10-18

有心要接受雷射視力矯正術的患者,除了慎選技術純熟、經驗豐富的醫師外,一定也要搞清楚,醫師使用的設備與手術方式是否先進,雷射治療近視愈來愈普遍,但一般民眾對雷射視力矯正術,認識有限,醫療市場也呈現戰國時代,除價格紛亂外,其實各醫院醫師使用的技術、儀器也如同聯合國一般,除了主流的美國FDA認證機種外,日系、歐系、甚至還有醫療落後國家的山寨機充斥。

  醫師提醒,有心要接受雷射視力矯正術的患者,除了慎選技術純熟、經驗豐富的醫師外,一定也要搞清楚,醫師使用的設備與手術方式是否先進,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雷射的設備日新月異,各種雷射視力矯正術早已不一樣了,若不考慮價格因素,哪一種雷射的方式最適合自己呢?
 
價格紛亂 設備技術認識有限
 台中視保眼科院長鄭英明指出,雷射視力矯正術分為兩類,包括LASIK需製作角膜瓣基質層的手術,與PRK不需製作角膜瓣表皮層的手術。

 至於LASIK手術中角膜瓣的製作,又分為有刀與無刀方式,有刀方式是以角膜板層刀切開製作;而無刀方式則是以波長1053nm飛秒雷射製作;兩者在製作角膜瓣後,再以波長193nm的準分子雷射程式消除度數,隨後將角膜瓣復位。目前隨著儀器的進化,不管是需要製作角膜瓣的LASIK或是不需製作角膜瓣的PRK手術,在以雷射消除度數時,都有三種程式可選擇,包括標準程式、標準強化程式以及虹膜定位傅立葉前導波程式。

 至於要選擇那一種雷射視力矯正方式,必須依個人術前檢查數據、年紀及日常生活用眼狀態而定,而個人經濟因素的考量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術前檢查 幫你找出最佳方式
(1) 標準程式是美國FDA1999年認證:其雷射光學區直徑為6.0mm,術後滿意度
高,但有些必須在夜間工作,或夜間瞳孔直徑大於6.0mm的患者,有可能會
出現夜間視力較差,或是夜間眩光、光暈等狀況。
(2) 標準強化程式,是美國FDA2001年通過認證:其雷射光學區直徑部分擴大到
8.0mm,經擴大有效光學區的方式或以夜間度數施行雷射治療,夜間視力比標準程式好,但少部分仍有夜間眩光的問題。
(3) 虹膜定位傅立葉前導波程式(美國FDA2005年認證):近視、散光及遠視,
均稱為低階像差(規則性的度數),這種程式可以在雷射視力矯正同時,修正眼睛屈光異常的高階像差,也就是不規則性的度數,前導波測量的準確度為一般電腦驗光的25倍,雷射光學區更大,配合虹膜定位同時執行,術後可達到個人全天候最佳視力。
 
LASIK 目前台灣矯正術主流
 鄭英明分析,台灣目前雷射視力矯正術以LASIK為主流,在醫療先進國家中,考量效果及安全性,LASIK角膜瓣的製作以無刀雷射(飛秒雷射)為未來的主流;在美國目前已出現極致版LASIK全套手術,名稱為iLASIK,NASA太空總署更指定太空人在雷射視力矯正上只能選擇iLASIK手術方式。

 iLASIK是申請專利的品牌,手術名稱是以(一) 虹膜定位傅立葉前導波像差分析儀,檢測出個人眼睛數據,(二)結合最新飛秒雷射(無刀雷射)製作角膜瓣,加上(三)Star S4 IR虹膜定位準分子雷射儀施行消除度數,可量身訂製個人最佳化的雷射視力矯正術,依以上三項步驟施行的雷射視力矯正,才能被稱為iLASIK。